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展品彰显多元魅力与蓬勃生机
“琼潮”涌动文博会

  ■ 本报记者 刘晓惠

  当黎锦搭配马面裙,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好看!”5月25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南展馆里,观众卢女士身披素纱,黑白配色的黎锦作上衣,腰间流苏点缀,下身搭配一袭深黑色马面裙。行走时,黎锦纹样别有韵味,裙褶如飘花飞舞,尽显优雅。

  卢女士试穿的是海南琴韵幽兰品牌设计的黎锦时装。向来喜欢“新中式”服装的她,对于这套时装爱不释手。她说:“这套衣服在传统与时尚间找到了平衡,既有民族文化的风情,也有现代衣服的舒适。”

  在琴韵幽兰展区里,从历史中走来的黎锦有着更多元的呈现:从披肩、夹克到长裙、上衣,款式的变化适应更多的场合;从厚实的棉麻到改良版的轻薄真丝,不同的面料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穿着场景的需求;纹样、剪裁、色彩……黎锦时装融入越来越多时尚元素,中国棉纺织历史的“活化石”有了更潮流的可塑性。

  琴韵幽兰品牌创始人、设计师王彬妮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她从小对服装服饰就有浓厚的兴趣,在服装行业打拼多年。2015年,她接触到海南黎锦后,如获至宝,便开始在黎锦时装设计领域大胆创新,让古老的黎锦有了全新的艺术展现形式。

  在这次文博会上,琴韵幽兰品牌带来上百件展品,受到许多观展者的青睐。“我想把黎锦文化和国风文化融合起来,打造成为海南的一张文化名片,让它走向世界。看到大家的认可,我更有信心了!”王彬妮说。

  在文博会现场,众多像琴韵幽兰品牌服装一样的文化产品,将传统技艺、文化符号与现代元素融合,向世界彰显出海南文化软实力的多元魅力与蓬勃生机。

  海南展馆里,能与黎锦相媲美的“人气王”,当属海南黄花梨。在展馆入口处,一对海南黄花梨出头榫新南官帽椅造型典雅,许多观众细看纹理、轻抚椅身。“这质感真不错,不愧是海南黄花梨。”来自深圳的文先生对这件家具赞誉有加。

  这对海南黄花梨木椅的设计者是海南大伟雕艺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孔德。他介绍,这对椅子样式上虽然都是明式家具,但很多细节都融入了现代审美的设计,比如高度、靠背曲线等更符合人体工学,整体线条也更加流畅。

  “目前,海南黄花梨椅已经卖出去了10多套,是比较受欢迎的。”在吴孔德看来,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是一种升级。从前,黄花梨工艺品更多的是选择用木雕的方式雕刻一些历史题材。如今,不能再简单地去“复印”,而是要融入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升级,贴近百姓生活实际,这样市场才会做得更大。

  在一件件彰显“国风、国潮、国际范”的展品中,海南展馆不仅见证了海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留下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生动注脚,也向世界展示了“琼潮”的传统底蕴和创新力量。(本报深圳5月26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文明红黑榜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视觉
   第006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7版:本省新闻
   第008版:新海垦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12版:广告
   第013版:海南周刊
   第014版:封面
   第015版:封面
   第016版:封面
   第017版:海之南
   第018版:物种
   第019版:乐活
   第020版:逝者
   第022版:文苑
   第023版:人物
   第024版:悦读
   第026版:随笔
   第028版:影视
科研成果加快迈出“实验室”跃向“生产线”
探索以“基金+文化+产业”模式弘扬东坡文化
接力护鲸是堂生动的生态课
让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双向奔赴”
“琼潮”涌动文博会
“老陶”的十八般武艺
海口入选首批全国数据标注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