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宁玥
5月26日15时许,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国兴大道与水潮路交会口,5分钟过去了,8岁的小豪仍怯怯地站着。
走过这条斑马线,对面就是他的家,但他却迟迟不敢迈步——斑马线两侧,大货车、小轿车、摩托车一辆接着一辆,速度不见放缓……最后,好不容易“抢”到一个空档,他才一路小跑过了马路。
小豪驻足的是一个“丁”字形路口。一边的水潮路上是密集的居民区,另一边的国兴大道则分布有县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以及商铺商超,昼夜车水马龙。不过,路口并未安装红绿灯和不礼让行人电子警察抓拍设备,因此当车流与人流交汇时,“车让人”还是“人让车”,全凭驾驶员自觉。
14时30分至15时30分,海南日报记者蹲点观察的一个小时里,仅半数车辆礼让行人,有些车辆不仅不予礼让,还与行人抢道通行。
15时03分,一对母女正走在斑马线上。此时,一辆白色轿车从水潮路驶出,从她们前方左转并碾过斑马线驶入国兴大道。母女俩正进退两难,又有一辆小货车从身后飞驰而过,母亲吓得紧紧护住女儿。
“车让人”真的很难吗?记者对比了另一半主动礼让斑马线的车辆,可以看到,踩一脚刹车,让一个行人,最短耗时只需5秒。但若每一位驾驶员都主动礼让,就能让烈日下的行人少等待5分钟。
当天,记者还走访了一些有红绿灯的路口,发现车辆几乎都做到了礼让行人。如何增强“无灯”路口“车让人”的自觉?该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表示,将通过悬挂横幅、LED亮屏、媒体宣传等方式,持续向驾驶员宣传不礼让斑马线的危害,并持续开展文明劝导行动,引导驾驶人做到文明礼让。
(本报营根5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