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窗帘缝隙,轻柔地抚摸着床沿,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伸了伸懒腰,开始调动各种感官,慢慢品味家乡新的一天。
窗外的小鸟也醒了,啁啾声此起彼伏。随之而来的还有铲车铲运砂石和搅拌机转动的声音,以及嘈杂的人声。不用说我也知道,这是乡亲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自己的新楼房。
这些混杂的声音每天都伴随着阳光回荡在家乡东门一带。这是乡亲们的幸福“交响乐”。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这些年,没有住上楼房的乡亲们一直都在暗暗努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积攒资金,渴望早日能住上新楼房。
我的邻居阿亮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三十六岁的他,十年前结婚生子后,与父母分居,带着妻儿住进了两间砖瓦房里,前几年又新盖了一栋平顶房。这要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居住条件算不错了,但现在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顶房显然已经落伍了。从事玉米运销生意的他,这几年有了一些积蓄,也想尽快在平顶房上加盖二、三层楼房。
今年正式获准报建后,大家争先恐后递交了建房申请,沉寂多年的东门一带又热闹起来。沿着村道徜徉,处处可见建筑工地。我粗略数了一下,新近开工建设的楼房多达三十多栋。随意在一家驻足,都能感受到乡亲们在忙碌中流露出的快乐与幸福。
在这一波建房热潮中,发小阿豪的小弟一马当先。当他的楼房浇筑第一层楼面混凝土时,他的父亲和兄弟们都来到现场帮忙。烈日下,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不停地往下流淌,但仍难掩他们脸上喜悦的笑容。正所谓:“辛苦并快乐着”。首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他们燃响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把喜庆的消息撒向家乡的上空。
与此同时,邻居阿亮的楼房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目前三层框架已浇筑完成,开始进入砌砖工序。如此下去,年底就可以竣工了。眼前的他较建房前显得黑瘦了许多,但他全然不顾。他说,黑点瘦点没关系,只要顺顺利利把楼房建起来就好了。是啊,三十多岁就有了自己的三层楼房,这是他的父辈们想都不敢想的。当下,没有什么比住上新楼房更幸福的了!
在阿亮的南侧,村民阿发也在抓紧打地基。一打听,方知他是在为自己的儿子建楼房。工地上,他着装整齐,一副长辈的姿态,一会儿表情严肃,指挥工人和晚辈们忙前忙后;一会儿又面带微笑,与工头和朋友们亲切交谈、商讨相关事情。
现在,家乡建楼房的户主日趋年轻化,乡亲们的居住条件与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村里的老人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家乡有近三分之一的家庭居住在茅草房,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茅草房才渐渐淡出乡亲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一座的砖瓦房。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村里的建筑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楼房数量逐渐增多。目前,乡亲们新建的房子基本都是楼房。而且,乡亲们建设的楼房越来越时尚,装修越来越豪华,庭院绿化美化也越来越讲究。有些家庭的建筑外墙干挂大理石装饰,有的安装了中央空调,有的院子里建设亭子、假山、水系等园林景观。
从城区搬回家乡居住后,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前不久,邻居阿杰在他家高大的楼房里同时举行了乔迁新居、迎娶儿媳和出嫁女儿三件喜事,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欢庆了好几天。大家的劝酒声、吆喝声、欢笑声一遍又一遍,交杂在一起,仿佛喜庆的交响乐在不断回响。
其实,这样的欢庆场景,经常在家乡的一幢幢楼房前演绎,这是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