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成林
夜经济,是海南作为热带岛屿省份的一大特色。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重点依托海口、三亚、儋州三个地级市,选取六个区域,用两年时间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示范区。在现有六个集聚区基础上,再建设新的集聚区,导向很明显,就是要把夜经济打造成海南消费的亮眼名片。
夜晚,是神秘的、自在的。当夕阳西下,当夜幕降临,城市会换上另一副妆容——霓虹闪烁,灯火辉煌。夜晚来临,对一些人来说,意味着一天工作的结束,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可能又是新的开始。灯光掩映下,或是副业的延伸,为自己觅得一份就业的机会;或是手牵着手,享受“人约黄昏后”的甜蜜;抑或三五成群,释放夜晚社交的激情。就连唐装、汉服,也因灯光点缀,更加迷人、夺目。传统文化,在夜晚的映衬下,更添神韵。相比于白天,夜晚是主动的,是自我的,是放松的,其魅力也正在于这份难得的闲适。
当关灯入眠的时钟一再往后拨动,夜经济就必然与越来越多的人发生关联,它就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商业活动,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就业方式、一种社交方式、一种文化符号的传递。夜经济,对个人来说,给生活添了一份美好,让日常的节奏更有张弛;而对于城市来说,则拓宽了时空,丰富了业态,促进了消费,让城市更显立体、多元、包容。也因此,夜经济的繁荣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就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开放度、经济的活跃度。为此,不单单是海南,河南、浙江、陕西、江苏、山东等诸多省份纷纷发力,在夜游项目上加大投资,吸引“90后”“00”后群体集聚。
相比而言,地处热带的海南,发展夜间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白天气温偏高,人们多“昼伏”,居于室内,躲避炎热;爱“夜出”,或在海边,或在椰影下,或在休闲场所,会客,交友,谈天。甚至商场,都要比内地很多地区晚至少半个小时才歇业。何止是气候,海南还有多元、独特的文化元素。黎苗风情、南洋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等,只要深入开发利用,总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新场景、新业态。再者说,海南有自贸港独特政策优势,正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每年都会迎来数以千万计的游客,特殊的政策、庞大的市场,让夜间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对夜经济,很多人理解上存在偏差,将其简单等同于夜市经济,认为只是吃饭、购物、轧轧马路,一些地方说起发展夜经济,就大谈特谈“夜宵一条街”“购物一条街”。这样的夜经济是狭隘的,难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夜经济是多元、立体的,它是城市消费的转型升级,是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夜经济有无限的可能。比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音乐节、演唱会、创意市集、无人机表演等等。夜经济涵盖了饮食、观光、购物、娱乐、健身、阅读学习、艺术欣赏等诸多方面,为此,发展夜经济就要从丰富业态、场景着手,挖掘更多的潜在可能。
旅游消费,“夜”力无限。近年来,从夜市到夜间经济商圈,再到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海南的夜经济逐渐热起来、火起来,不断向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期待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示范区的创建能高质量推进,不断解锁夜间演艺、夜间体育、夜间购物、夜间阅读、夜间非遗展示等新场景、新业态,以丰富的旅文体产品供给,拓宽夜间消费新空间,让更多的市民游客在海南感受“越夜越精彩”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