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2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九五九年,海南一批工匠在京参与建设人民大会堂等地标建筑
龙塘雕工的“京”彩时刻
  1959年国庆前夕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建筑上的龙塘雕刻。李英挺 摄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毓慧 通讯员 胡桂芳

  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屹立着一座雄伟庄严的建筑——人民大会堂。2000多公里外的海南省海口市龙塘镇,地表多火山熔岩少田,千百年来,特殊的地理环境迫使当地人向石木寻出路,在磨砺中掌握了精湛的雕刻技艺。

  1958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中央决定在北京建设“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即“十大建筑”),具体包括人民大会堂、全国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等。1959年国庆前夕,这些建筑全部落成。让人引以为傲的是,海南的25名能工巧匠曾赴北京参与建设“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其中包括海口龙塘的11名雕工。

  98岁的他,珍藏一份北京地图

  走进龙塘镇永昌村,可见一座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石门,上面刻着“百世永昌”四个大字。穿过石门,在一条林荫小道旁,有一间由火山石砌成的房屋,屋主冼必群今年98岁,是当年赴京的工匠之一。老人满头银发,身上布满了皱纹,手指上的一些小疤痕,是长期从事雕刻留下的印记。

  冼必群卧室的衣柜里,珍藏着65年前从北京带回的老物件——一张印制于1959年5月的北京游览图(交通地图)。老人从一件大衣口袋里取出地图,小心打开,纸张早已褶皱泛黄,但上面的路网及建筑标识仍清晰可见。“这地图是我在北京买的,干完工,我和几位工友去看了颐和园、故宫、长城。”他努力凑近,在地图上寻找人民大会堂的位置。

  冼必群回忆,1959年农历二月初,广东有关部门(当时海南归广东省管辖)要求海南抽调一批擅长木雕和石雕的工匠去北京参与建设“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因为龙塘雕刻比较出名,琼山县(今属海口市)选派了龙塘的11名工匠。“先坐船过海,再坐火车,整整4天4夜才到北京。”他说,这些龙塘工匠都是第一次出岛,一路上心情激动,对北京很向往。

  “人民大会堂里的不少石雕,是龙塘人一锤一凿打磨出来的!”冼必群听力不好,说话断断续续,但声音洪亮。

  “以前,电视新闻节目播放关于北京的内容,他都要靠近屏幕,多看几眼。”今年55岁的冼开健是冼必群的小儿子,他介绍,这11名龙塘工匠去北京时,年长者50岁左右,冼必群等几人30岁上下,是其中比较年轻的。

  “我爸常说,以前祖祖辈辈帮人盖房子、做雕像、修庙宇,干的都是小活,真没想到,有机会去北京参与建造这么大的工程。”冼开健说,父亲告诉他,11名龙塘工匠在北京参与建设了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等建筑,主要负责打磨石板、石雕。完成任务后从北京返回海南时,琼山的干部群众还为他们举办了表彰活动,给他们戴大红花,这是冼必群难忘的光荣时刻。

  那件暖心的蓝棉袄

  “当年我爸给我取名字,特意用了一个‘堂’字,就是希望子孙后代有机会去北京参观人民大会堂,看看他参与建设的工程。”今年51岁的杜家堂是龙塘镇道隆村人,他是1959年赴京龙塘工匠杜齐潘的儿子。杜齐潘已于2013年去世。

  杜家堂说,杜齐潘生前也珍藏着一件从北京带回来的“宝贝”——褪色的蓝棉袄。“听我妈说,从北京回来后,他把这件棉袄放在衣柜里50多年,不让家里小孩碰,但有时会拿出来向客人展示。”这件棉袄的来历,杜齐潘生前多次提及,原来,1959年农历二月抵达北京后,北京的天气还比较寒冷。来自龙塘的工匠们刚下火车,就开始打冷颤。让他们感到暖心的是,住进人民大会堂在建工地旁的宾馆的第一天,工作人员就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床崭新的棉被和一件蓝色棉袄。

  “工地上的石料,堆得像一座座小山,大家爬上爬下干活,没有人喊累。”据杜齐潘生前讲述,在京期间,他参与建设了人民大会堂、民族饭店,主要工作是搬运、打磨、雕刻。杜齐潘还曾提到一个“小插曲”。一开始,工地食堂安排的主食大多是面条、馒头,吃惯了米饭的南方工匠难免不太习惯。没过多久,食堂就作出调整,每餐多煮半锅米饭,并增加了蒸鱼、菜汤等相对清淡的菜肴。

  龙塘镇文化站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相关记载,11名龙塘工匠主要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浮雕制作,以及民族饭店、民族文化宫等建筑的石料加工和雕刻。“完成任务后,国家有关部门给工匠们颁发过证书,不过目前已经很难找到了。”

  岁月流逝,如今,11名龙塘工匠中,除了冼必群,范光辉、杜齐潘等10人均已去世。他们的后人中,从事雕刻的有冼必群的二儿子冼开珠、三儿子冼开联等人。

  龙塘雕刻艺术成为非遗

  今年85岁的龙塘人周冠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在北京读书时,曾目睹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场景。

  “每次路过,看到人民大会堂一点点建起来,心里都很激动!”周冠长回忆,当时,他和同学们都非常敬佩那些从全国各地前去北京参与建设“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的工匠。但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直至学成返乡工作后,他才得知参与建设“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的工匠中,有11名龙塘老乡。

  周冠长的父亲周明鉴,比冼必群大10岁左右,虽未赴京参与工程建设,但雕刻技艺也十分精湛。周冠长保存着父亲留下的一本上百页的雕刻工艺手稿,里面有许多雕刻图案,龙凤、麒麟、花鸟等,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65年前,11名龙塘工匠赴京参与工程建设,这是龙塘雕刻的荣耀!”日前,在海口市白龙北路一座宗祠的修缮现场,来自龙塘镇文彩村的工匠王科美正在一块石板上细细雕琢,历经打坯戳坯、钻孔镂雕、精刻修光等工序,瑞兽祥禽等“浮现”,惟妙惟肖。

  “在老一辈工匠生活的年代,无论多硬的石料,都要靠人工一锤一凿打磨,既花力气,也考验技艺!”王科美10多岁就开始学雕刻,曾多次观摩冼必群创作,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的冼太夫人石像、海瑞文化公园的部分石雕作品,出自他的手。

  王科美回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龙塘有五六十支雕刻工程队,掌握石雕、木雕技艺的工匠至少有三四百人。后来,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雕刻工艺机械化,龙塘工匠人数明显减少,但仍有一些人在坚守。海口市琼山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1995年,龙塘镇被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民间雕刻艺术之乡”称号;龙塘雕刻艺术2007年3月被列入海口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入选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匠人们传下来的手艺,没有丢!”王科美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要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本省新闻
   第007版:本省新闻
   第008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东方篇
   第009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五指山篇
   第010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省教育厅篇
   第011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篇
   第012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海口江东新区篇
   第013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海垦篇
   第014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海南控股篇
   第015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三亚免税篇
   第016版:专题
   第017版:中国新闻
   第018版:中国新闻
   第019版:聚焦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
   第020版:万宁观察
   第021版:文件
   第022版:广告
   第023版:广告
   第024版:文化周刊
   第025版:海南周刊
   第026版:封面
   第027版:封面
   第028版:封面
   第029版:封面
   第030版:封面
   第031版:特稿
   第032版:乐活
   第033版:物种
   第034版:话题
   第035版:故事
   第036版:鉴藏
   第037版:人物
   第038版:悦读
   第039版:随笔
   第040版:影视
龙塘雕工的“京”彩时刻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