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亚市中心有一条老街,本地人戏称它为“巴黎街”。
这条街原叫“北黎街”,“北黎”和“巴黎”一字之差,本地方言的“北”和“巴”都读“ba”,造成音混。其实,它与“巴黎”真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尽管这条街如今已改名为“群众街”,但人们叫习惯了,仍称它“巴黎街”,顺溜,亲切,有一种呼唤家人的感觉。这条街连同它的过往,深深地镌刻在三亚人的心坎上。
“巴黎街”是有故事的。背井离乡的苦涩岁月,日渐红火的市井生活,百年老街与时代一路前行,不断蜕变。走进“巴黎街”,熙攘的人群,升腾的烟火,喧嚣的市声,一幅闹市街头百姓的日常生活画面便映入眼帘,渐次展开。
据“巴黎街”的老人说,清末时这里已经成街了。因港、盐、渔成市,三亚极盛一时,独占琼南。陈铭枢《海南岛志》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三亚以盐业和渔业最盛,市内店铺有400余家,贩运盐庄13家。商贸往来,人流恒聚,其中就有一批从东方北黎、儋州、临高等地的民众,他们为逃避饥荒,或躲避战乱迁徙而来,起先散居在三亚港旧码头附近,后来迁至今三亚市第二中学与新风街之间的一块沙地上,搭寮为家,形成一个外来群体。这个群体因东方北黎地区的人最多,便有了“北黎街”的称呼,后又演化为“巴黎街”。
三亚闹市周边不乏移民村落,如南边海疍家棚、儋州村、四更园、西瓜村、海坡村、汕头村等,但它们都叫村,唯独“巴黎街”叫街。村和街当然是有区别的,街深入闹市,而村往往在市郊。住在“巴黎街”的人群,起初都是在老码头卖苦力的青壮男子,以装卸货物谋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平时挥汗如雨,省吃俭用,等到手里积攒了一点余钱,生活开始有些着落,有人或回老家接来一家老小,或在三亚结婚生子,昔日的荒沙地从此炊烟袅袅,人气旺盛。天要下雨,人要吃饭,生活要继续,可是,码头又不接纳老人、妇女和小孩,要想活路,必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家里的老人和妇女就寻思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买卖,以补贴家用,于是,许多家人的门前便出现了小百货、小五金、小食店,硬生生地把一条沙土路整成一条街,卖与买,苦与乐,在货物的交换和情感的交流中,释放出生活的一丝甜意,让众人体悟到定居三亚的力量和冲动。
不只是街坊邻居,熟悉了解三亚的人都说,“巴黎街”一直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变化更快、更大。从过去的一条街,到如今的文明路、爱群巷、交通巷、天山巷等9条街巷,辖区范围扩大,居民人口猛增,街巷环境美化,沿街高楼林立,商铺遍布,购物广场、电脑城、宾馆酒店、歌舞厅、居民小区鳞次栉比,一条“巴黎街”,一个综合大社区,15分钟生活圈,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需求。
有外人说,把这里叫“巴黎街”是哗众取宠,其实,这里擭住人心的不是地名,而是满街的美食,半城的人间烟火色。
“巴黎街”的美食,占据着三亚的一席之地。在这里,每一条街巷都不长,有的甚至才几十米,但店铺连着店铺,尤以食店居多。深藏在街巷的食店,经营的皆为各家拿手好菜、传统小吃,从早餐到夜宵,从街头吃到街尾,24小时都能有美食新发现,吃上一天都不会重样,妥妥地暖心暖胃,满心欢喜。
因着对美食的执念,就有了数次在“巴黎街”的探秘体验。有一家食店,经营本地小吃,种类十分齐全,光“饽”就有好几种口味,外糯内香,甚是好吃。还有清补凉、鸡屎藤、虾饼、黑豆饭……走进小店,本地特色小吃一网打尽。
别看“胖姐炸炸”门面小,每天却是门庭若市。一口油锅,一辆小推车,一双长筷子,一位胖乎乎的老板娘,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各色食材置于小车上,怎么搭配全凭自己喜好。选好之后,丢入油锅里,伴着噼里啪啦的油炸声,食物炸熟,然后浇上秘制的甜咸辣汁,特别适合喜欢尝鲜、重口味的年轻人群。
走着走着,一股烤鸭的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一家以烤鸭为招牌菜的食店,到店里用餐的,皆是奔着他家的烤鸭而来。鸭子烤熟了,香飘整条街。每到饭点,店里全爆满。新鲜出炉的烤鸭倒挂架钩上,鸭油滴落,香气弥漫。切斩出来的肉块,焦黄的皮连带香脆的肉,皮肉之间明显感觉到有水分,皮薄肉厚,口感弹牙,再配上秘制酱料,大快朵颐。
如果吃得还不过瘾,那就到电脑城后面的解放路小吃城,这里汇集山南海北的特色小吃,粗略算有50余家铺面,百余品种,什么哈尔滨饺子酱骨、东北烧烤冷面、重庆酸菜鱼、广西螺蛳粉、长沙臭豆腐、湛江生蚝、万州烤鱼、泰龙凤爪、扬州炒饭、现捞卤味、多味卷饼……真是眼花缭乱,食欲大开。而且,价格实惠,分量实在。
灯火阑珊处,不夜“巴黎街”。每当夜幕降临,“巴黎街”就迎来新的不眠之夜,别样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