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翔鹏
前不久,一篇有关琼台书院的游记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让这座大隐于琼州府城老街之间的古老书院重新进入新加坡读者的视野。作者邹文学在文中坦言,琼台书院是他在这趟海南旅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或许我找回了年轻时看过的电影《搜书院》的记忆”。琼台书院因“搜书院”故事的传播,一度在南洋华人社会家喻户晓。
《搜书院》是一部堪称南洋老一辈华人有共同记忆的地方戏剧目,源自海南民间故事,相传发生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琼台书院内,讲的是书院掌教谢宝不畏强权,智斗围搜书院的镇台,巧使妙计放出逃难至书院的道台婢女紫莺,最终促成其门生张日旻与紫莺的良缘。
历史上,谢宝和张日旻确有其人。谢宝,进士出身,无心仕途,辞官归梓,掌教琼台书院。张日旻,前者的得意门生,不负所望,荣登进士。名师出高徒,堪称佳话。两百多年来,海南民间流传谢宝和张日旻的师生轶事甚多,《搜书院》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
粤剧电影《搜书院》在南洋热映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搜书院》的故事被编为同名琼剧,可惜上演后被禁演,剧本因此失传。不久,琼剧名丑符美庆、吕凤清重演此剧,但苦于原来的戏文曲调佚失,只能以科白的形式上演。直到1954年春,才由石萍、陈鹤亭根据老艺人吕凤清的口述重新整理剧本,并在1956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韩克整理的剧本。
不过《搜书院》的故事和琼台书院之所以被南洋老一辈华人熟知,与移植和改编自琼剧的粤剧电影《搜书院》密不可分。
1954年,粤剧编剧杨子静、莫汝城、林仙根等人将琼剧《搜书院》改编为粤剧剧本,一经演出便受到观众的喜爱。
1955年,香港粤剧名角红线女、马师曾返回内地加入广东粤剧团,同年接下重演粤剧《搜书院》的任务,在打磨剧本的过程中,增加了“柴房自叹”和“步月抒怀”两场戏,充分展现二人“红腔马调”的唱腔特色。翌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马、红版《搜书院》搬上银幕。
1957年10月,粤剧《搜书院》电影在香港放映的火爆程度被南洋的媒体关注,《南洋商报》报道其“打破了自有国片史以来之放映纪录,首轮由二十家戏院联映,造成自《梁祝》以来未见之盛况”。
1958年8月,该电影被引进新加坡,最先在奥迪安戏院向公众上映,卖座空前热闹。显然,电影载体让“搜书院”故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影片上配有清晰的唱词字幕,即使不谙粤语的观众也能欣赏。
据《星洲日报》当年报道,该电影同时在新加坡的新娱乐、大华、好莱坞三大戏院放映,“声势赫赫,堪称本市影坛空前盛举也”。可以说,粤剧《搜书院》电影把这则海南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琼剧《搜书院》先在南洋唱响
其实,早在粤剧《搜书院》电影在新马地区放映前,琼剧《搜书院》就已在当地唱响。
1957年4月,新加坡星华培进公会庆祝成立18周年期间,在新世界百老汇舞台演出了琼剧《搜书院》助兴;同年8月,培进公会戏剧组为新加坡培达学校义演该剧,筹募建校基金;1958年3月,马六甲琼州会馆琼剧组排练该剧,为马来亚琼州会馆联合会筹募奖学基金。
在马来西亚的琼剧界,《搜书院》剧目还有一个别名——《金钗缘》,因为早期的琼剧版本中,是以道台的千金秋香在逛军坡时丢失金钗为整个故事的导火索。
新马地区的海南社团还面向不同方言群体演出琼剧《搜书院》。1959年9月,霹雳州琼声社参与当地广东会馆大厦的开幕游艺大会,并献演该剧助阵。
总之,20世纪中叶的新马地区,琼剧《搜书院》的演出比较频繁,而且在当地华文教育发展、海南社团建设和海南族群奖助学筹募等社会公益事业中立过功劳。当时,海南社团组织或参与的义演活动中,常常能看到该剧演出的记录。1958年10月,马来西亚槟城州北海琼侨社为筹募建社基金,就邀请霹雳州琼声社义演该剧。
《搜书院》的热度还影响到了琼剧、粤剧以外的剧种。
香港升艺潮剧团于1975年和1977年两度在新加坡献演潮剧版本的《搜书院》。
1976年,新加坡六一儒乐社庆祝创社47周年之际,在国家剧场推出了社员排演的潮剧《搜书院》。
《南洋商报》1959年刊登了一篇以《〈搜书院〉剧中的琼台书院旧址》为题的文章。琼台书院受到喜爱《搜书院》的观众所向往,但由于早年交通往来不便,大多数人都无法亲自前往,作者克文通过此文介绍了琼台书院的建筑布局、院落景观,重点描述“谢宝书斋”的构造和装饰,以解《搜书院》观众对琼台书院的好奇。文中说的“谢宝书斋”应是书院的奎星楼,在该剧表演的布景中常参考其元素来设计书斋幕景。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来海南观光考察的东南亚华人团队,大多慕名寻访琼台书院,以一睹《搜书院》故事发生地的“真容”。
从琼剧到粤剧,由舞台搬上银幕,《搜书院》的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南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琼台书院则充当着跨越时空的文化纽带,为海南与南洋华人华侨之间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