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4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上河图密码》:
微观史潮流的新演绎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密码》中的白百何。

  《清明上河图密码》中的张颂文。

  《清明上河图密码》海报。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 汪荣

  毋庸置疑,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这幅具有写实性的风俗画上,再现了北宋都市东京街头巷陌的繁华景象,也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众生百态。这样一幅复杂精细的古代名画,激发了后世的无尽想象,也成为当代文艺创作的灵感来源。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的创作正发端于这幅名画。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作家冶文彪的同名小说,共26集,由张颂文、白百何等主演,近期正在中央电视台八套和优酷网络平台热播。通过悬疑剧的方式,该剧重新打开了传奇名画《清明上河图》,并为观众演绎了画中蕴藏的历史传奇和人性幽微。

  古代名画的衍生与转化

  近年来,悬疑一直是影视剧创作的热门题材,而古装悬疑更是备受观众青睐。古装悬疑剧大多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虚构和想象。其中以马伯庸编剧的《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作品最为典型。《清明上河图密码》也属于相似的类型,与马伯庸那类具有知识性的历史虚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相对于同类作品,《清明上河图密码》又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其中最能充当卖点的就是它与名画《清明上河图》的关联性。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一个大IP,那么《清明上河图密码》就是这个IP在当代的衍生与转化的作品。这部作品借助对古代原画的解读和演绎,创作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电视剧,揭开了名画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汴河虹桥上的“大场面”祥瑞现象开始,《清明上河图密码》讲述了北宋的赵不尤一家人屡破奇案的故事。这些“奇案”包括“浮尸祥瑞案”“帽妖吸魂案”“坟场科考案”“红绸飞尸案”等。赵不尤一家人用超强的侦查能力,不断地查明案件真相,守护了东京老百姓的平安。

  悬疑构成该剧的主要情节。相对于当代的悬疑,古代的悬疑另有一番风味,这体现在对古代风俗、社会背景和历史细节的展示中。历史事件带有强烈的戏剧感和故事性,这为剧情的展开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在《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古代原画本身就构成了强大的世界观和时空背景,而主创则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虚构和想象,讲述了一段段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传奇故事。

  历史传奇中的人间烟火

  在《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居住在东京城雀儿巷的赵不尤一家人是整部电视剧的核心,也是处在《清明上河图》这个历史舞台中心的人。通过这个“疯狂的探案家族”的探寻和揭秘,触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整个故事的线索也在他们的不断行动中徐徐展开。

  赵不尤是该剧最核心的线索人物。他原本是大理寺里最底层的小吏,却不幸被上司当作替罪羊驱逐出大理寺。所幸他遇到了器重他的开封府左军巡使顾震,于是有机会发挥才干,破解一系列的疑案。

  而围绕着赵不尤的家庭成员,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赵不尤的娘子温悦,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她的身世成谜,还会武功,过往的经历给她的身份增加了神秘感,而她与赵不尤的夫妻情深和恩爱日常也给剧情增加了很多情感的线索和喜剧的元素。至于赵不尤的弟弟和妹妹,也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弟弟赵墨儿是科研人才,妹妹赵瓣儿是个女仵作。而看起来插科打诨的父亲赵离是故事里藏得极深的人。

  通过人物关系的构建,《清明上河图密码》塑造了一组活泼生动的人物群像。在“疯狂的探案家族”中,家人彼此之间不仅有探案中的互相配合,还有日常的家族亲情的体现。在该剧紧凑的节奏中,赵不尤一家人的家庭日常琐碎、真实且温暖,给剧情增加了不少的人情味和烟火气,让该剧的剧情更加生活化。与其他的古装题材剧集不同,《清明上河图密码》并不将目光锁定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聚焦在社会历史脉络中的小人物身上,再现了宋代的社会经济和世俗人情。这与中国史上的“唐宋变革论”是相得益彰的。而这种叙事策略,也与近年来在史学界逐渐兴起的“微观史”的潮流颇为相似。

  历史细节再现宋代风华

  “微观史”从宏大叙事转向微观叙事,从对历史世界中重大政治经济问题的关注转向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注重研究特定时空内的个体、家庭与社会团体。这是一种关注细节、将目光下沉到微观的历史研究方法。而《清明上河图》的绘画方式是“界画”,是用精细的笔触去绘制的东京城的风俗图,非常具有写实精神。《清明上河图密码》兼具微观史和界面的双重意涵:即用十分微观细腻的方法重现宋朝的历史细节,这体现了该剧主创对历史的尊重和创作的匠心。

  这种“尊重”和“匠心”体现在剧中的方方面面。以该剧第一集的开头为例。这个开头的“热开场”的环节“梅船撞桥”其实来源于原画中的核心场景,主要描绘了河中船只撞向虹桥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为了精确还原画中场景,电视剧创作人员做了大量考证工作,复原了建筑和器物,还调集了大量的群众演员,让画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复原在镜头中。

  更有趣的是该剧对诸多宋代物质、风俗与生活文化的复原。例如剧中章七娘所戴的“山口冠”、片中各个男子头上戴的簪花,以及街道上的女子相扑比赛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些风俗都不是编剧生造的,而是“有所本”,来自历史的真实场景。相对于当下流行的那些架空历史和模糊时代背景的剧集,《清明上河图密码》中的这些历史细节无疑更能激发观众对历史的兴趣,带领他们走进宋代生活世界的微观肌理。

  值得关注的是,《清明上河图密码》这部剧在结构上还有自己的巧思:在正片之外,每期的片尾处还专门安排了一个“宋潮小百科”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往往会结合正片的细节进行一些宋代生活的介绍和“科普”,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这种“科普”,使用当代网络语言介绍了很多宋代的历史知识,十分“接地气”,不仅拉近了观众与宋代历史的距离,还实现了当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对话。

  近年来,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材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趋势。无论是舞剧《只此青绿》《红楼梦》,还是关于苏东坡的诸多文艺形式的创作,都遵循了相似的创作思路。《清明上河图密码》是从古代名画中进行取材的作品,它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是一部在当代语境下演绎古代文化的作品。小说原著给这部剧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服化道对历史细节的视觉再现增加了影视的视觉质感,古装悬疑的剧情设计给叙事带来很多娱乐性。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阐释和揭秘,该剧为观众重现了大宋社会的世相景观,与此同时,这幅名画中还蕴藏大宋的“另一面”,或许,这“另一面”才是历史最本质的那个部分。

  相关链接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一说528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关注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通车
   第004版:关注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通车
   第005版:关注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通车
   第006版:专题
   第007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
   第008版:专题
   第011版:专题
   第012版:专题
   第013版:专题
   第014版:专题
   第015版:专题
   第016版:广告
   第017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18版:东方视窗
   第019版:琼海观察
   第020版:保亭新发展关注第二届保亭健康医学大讲堂
   第021版:乐东新发展
   第022版:中国新闻
   第023版:中国新闻
   第024版:世界新闻
   第025版:海南周刊
   第026版:海之南
   第027版:封面
   第028版:封面
   第029版:封面
   第030版:封面
   第031版:封面
   第032版:封面
   第033版:封面
   第034版:封面
   第035版:封面
   第036版:人物
   第037版:悦读
   第038版:随笔
   第040版:影视
微观史潮流的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