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现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恐慌,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进入体内。本文摘自《核来不怕》(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吴锦海、顾乃谷。
核辐射时针对外照射可采用的主要防护措施
1.减少在事故发生地的停留时间,在辐射场内的人员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照射时间便可减少所接受的剂量,或者人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工作,就可能使他们所受到的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仅在非常情况下采用此法),从而达到防护目的。时间防护的要点:尽快离开事故发生地。2.远离事故发生地距离防护是外部辐射防护的一种有效方法,增加射线源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便可减少辐射剂量率或照射量,或者说在一定距离以外工作或生活,使人们所受到的射线辐射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就能保证人身安全,从而达到防护目的。采用距离防护的射线基本原理是:首先将辐射源是作为一个点源的情况下,辐射场中某点的辐射剂量均与该点和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如,人离开辐射源的距离为1米时,其辐射剂量为1;距离为2米时,辐射剂量即为前者的1/4。距离防护的要点:远离事故发生地,尽量增大人体与辐射源的距离。
3.借助防护掩体屏蔽防护的要点:在辐射源与人体之间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射线的屏蔽材料,或者躲避在较厚砖墙或水泥墙的房间内。当人员受到放射性烟羽照射时,隐蔽在室内可将外照射剂量减少50%~90%。这主要视建筑物的类型和建筑材料的结构而定,建筑物越大,减弱效果越明显,砖墙结构或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可将外照射剂量降低一个数量级或更多。
核辐射时针对内照射可采用的主要防护措施
1.迅速进入建筑物内可使隐蔽人员吸入的内照射的剂量减低约67%。如再采取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适当控制通风,还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内照射剂量(对甲状腺和肺)约减少90%。在核事故早期,往往伴有持续时间较短的混合放射性核素释放到大气。当放射性烟羽通过时,人员吸入的内照射剂量往往比外照射剂量还要大,这时候隐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防护措施。任何情况下,在隐蔽一段时间后,以及放射性烟羽过后,隐蔽建筑物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会上升,这时应进行必要的通风,以便将放射性核素浓度降低到当时室外已相对较低的空气浓度水平。
2.尽可能减少吸入放射性物质,尽快采取呼吸道防护,减少放射性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具体可用防尘口罩,在没有口罩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纸巾、餐巾、衣服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如果将口罩或其他防护材料浸湿,其防护放射性物质效果更佳。当空气被放射性尘粒污染时,上述简易方法对阻止放射性尘粒吸入将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走出防辐射误区
1.服用碘片越多越好?当核辐射来临时,服用碘片可以让稳定性碘迅速蓄积于甲状腺,阻断放射性物质碘-131进入甲状腺。由于碘片属于药品,应在医生和药剂师的指导下服用,正常人大量服用碘片无益,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服用碘片后,会对甲状腺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也需谨慎食用。而且,碘片也只能阻断放射性碘的吸收,对其他放射性物质是没有作用的。服用的稳定性碘一般为碘化钾(KI),成人一次口服量为100mg,儿童减半。
2.提前服碘能预防辐射?事实上,碘不容易在甲状腺内积聚,短时间内就会排除体外,因此,吃碘药也必须在受到污染危害之前或之后一段相当有限的时间内方才有效,一天一次,每次一颗碘化钾。自行购买提前服用,不仅无防辐射作用,反而会对自己身体造成危害。
在紧急情况下服用稳定碘,必须要在公共卫生专家和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最好不要个人擅自服用碘片。
3.碘盐能够代替碘片?碘盐中的碘含量很少,每千克食盐中的含碘量仅20~40毫克。所以,不能以碘盐来代替碘片,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过量的吃碘盐对身体有害无益。
|